close





擁有成功人生,從不吃棉花糖開始!
一個簡單的抉擇,就能改變人生

  阿瑟是個司機,他可以在三十分鐘內,做完紐約時報的拼字遊戲、半小時內解析拉丁美洲的經濟、他用心算比用計算機還快。喬納森的聰明才智跟阿瑟不相上下,也一樣努力工作,但喬納森卻是位億萬富翁。那麼,究竟為什麼是喬納森坐在豪華轎車的後座享受,而阿瑟在前座開車呢?

  答案就在史丹佛大學一個代表性的實驗裡。這個實驗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,給他們一人一塊棉花糖,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棉花糖,還是等十五分鐘,如果願意等,就可以再多一塊棉花糖當獎賞。研究人員發現,能夠等待獎賞的小孩,長大以後,全都比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成功。

  「棉花糖理論」回答了作者三十年來不斷尋找的一個答案:為什麼有的人成功、有的人失敗?他相信,成功與失敗的差別,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,而在於擁有「延遲享樂」的本事。「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」可以獲得高度的成功,而其他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,則是不斷地在累積債務,無論在工作還是收入上,都心存怨懟。但是,你不一定要這樣子!

  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不是過去,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付出。今天你所做的選擇,會在明天帶給你大大的回饋——只要,你別那麼急著……吃掉棉花糖!


WC看看:跳之前,再想一次吧 ──《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

夜裡剛回台北,肚子有一點點餓。我走過常買米粉湯的攤子(嗯所謂「常」,就是比起整條夜市,這攤至少「有買過」),想起來最近老闆阿嬤出了新選擇關東煮,遂挑選了幾個。選到第四個之後,阿嬤還說再選一個吧,我便又選了一個。掏出一百元,她還向人換了一個五十元銅板找我。我拿了五十元轉身離開,走幾步便開始遲疑自己之前是付這價錢嗎?是一直上黑店嗎?

我猛然想起招牌上寫著:「一個10元,綜合40元(任選五種)」。沒有走回去,我心裡有點難過──原本難過到差點想把這碗關東煮給丟掉,理智當然馬上想起這不會解決飢餓,兩個小時後這會成為讓我失眠得很難看的因素。

於是我嘆了一口氣,想,恭喜這位阿嬤,為著這十塊錢,妳剛吃掉了妳的棉花糖。

我再也不會回去光顧了。



美國史丹佛大學曾經舉辦一個爾後變得很著名的棉花糖實驗。邀集一群小孩進入房間,發給每人一個可口的棉花糖,小朋友可以選擇當下吃掉,或是等十五分鐘、工作人員回來之後,就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。數年之後,實驗人員追蹤這群小孩,發現當時掙扎得比較久才投降、或是根本能忍住不吃而終獲兩個棉花糖的小朋友,在學校的表現都比較好──不只是課業,包括與人相處、處理壓力的能力等等。

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就是在說明這個實驗所代表的豐富面向。

最基本的就是作者序中提出的「延遲享樂」,你願不願意忍一下以獲得更大的利益?你願不願意現在努力以換得老大不徒傷悲?今天不吃一個棉花糖,明天會有兩塊;明天也不吃、後天就有四塊……愛因斯坦說「複利」是最可怕的力量,倍數力量也會讓我在30天之後有536,870,912塊棉花糖。

只是說實在的,我看到「延遲享樂」這字眼就全身嗚嗚嗚的痛苦。但這並不代表作者的嚴苛,書中最可愛的就是還提醒讀者,偶爾忍不住也不要難過喔,又不是要過苦行僧的日子嘛;同時,也不代表我不服膺,我只是比較喜歡把這個「忍耐」轉成一種了悟,了悟自己其實是為著一個目標而願意捨棄,是心甘情願的,這中間有偷偷吃了一個棉花糖的話,也是心甘情願的。心字頭上一把刀的「忍」,就被心字旁邊一個我的「悟」所取代了。

如果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,別人譽我,我們不會驕傲;別人毀我,我們也不會動怒。不是嗎?



從棉花糖實驗所衍伸出的成功因素,還包括了例如「等待對的時機」,「願意去做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」等等。不過,如果單純從獲利來看,那麼《自動千萬富翁》的「拿鐵因子」也有類似意義。

我最喜歡這本《
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的,是它提到一個有關甘地兒孫之間的例子。甘地的孫子阿朗當然從他祖父身上學到很多,不過阿朗提到自己在十七歲時,父親敎給他最刻骨銘心的一件事。他開車送父親去開會之後,父親請他去修車廠維修汽車,五點鐘再來接他。不料修車時間比預期的短很多,中午就修好了,阿朗便忍不住去看電影,這一看給看到了六點。

等他衝去接父親時,擔心兒子安危的父親問發生了什麼事呢。阿朗撒謊說是修車工人的延誤。此時,他父親沉默了下來,因為他早已經打電話給修車廠了。

他沒有痛罵、也沒有任何懲罰。他對正值蠢動青春期的兒子說:十七年的時間都沒有辦法讓你信任我,我想自己一路想想怎樣才能做得更好,你開車回去吧,我用走的。

嚇得半死的阿朗只能開車跟著走,一路上無論怎麼死說活勸,父親也不肯上車。五個半小時後,這對父子終於走到家,父親就去睡了。

阿朗回憶起來說,自此我再也不說謊了。阿朗的父親、甘地的兒子忍住了一時之氣,卻造成了對他兒子一輩子的影響。

我馬上想起創立全國最大免費教育網的沈芯菱曾經說過的故事之一。她在幫忙賣氣球時曾經不小心讓氣球鬆脫飛天,全家那一天的生計化為虛無。她的母親看她已經那麼難過,毫無責怪之意,還帶著大家一起去廟裡拜拜許願,希望以後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!

這也是棉花糖實驗所衍伸出的力量:

如果能抗拒(好吃的;發洩的)誘惑、專注在長遠的收穫上,對我們會有極大的影響。尤其,我們沒辦法控制別人以及大多數的事情,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,而我們的行為會對其他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。事實上,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處理和反應,比那件事的本身還重要。

法律上在「實質正義」之外所堅持的「程序正義」是這樣的,成語說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可謂一例,「要先滴下額頭上的汗珠,才能拾起田中的麥穗」根本就是天理。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例子可以列入考慮。做父母以偷看來的兒女日記來教訓,真能得到孩子的尊敬嗎?採取徵信社的監聽、現場突襲,真的能讓另一半衷心的回心轉意嗎?



Think twice before you jump.我會這樣解釋棉花糖實驗所需要因時地制宜的「智慧」。

雖然通常我會因為快到用正餐時間了便忍忍餓不吃任何點心了;如果Think twice,我現在再餓下去會胃痛更得不償失,所以我得吃掉眼前這個棉花糖,也是無妨。明天再開始再繼續,一切從當下都可以開始,而不是從過去開始。只要有給自己Think twice的機會,只要了悟自己的目的,我們就會越趨近自己心之所向。



先別急著吃棉花糖》的主題雖然是來自於著名的棉花糖實驗,整本小書卻是由一位成功企業家與司機間的對話連貫起來⑮,因此內容非常淺顯易懂,又足夠讓小讀者大讀者各自繼續發揮。這本書的企劃編輯之前曾經策劃過大名鼎鼎的《誰搬走了我的乳酪》,大家可以同理類推本寓言書的力道之廣。

對,書再怎麼好看也是要早睡,因為現在的熬夜就是先吃了日後健康的棉花糖。


(本文由圓神書活網提供,到這裡看更多WC看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糖主 的頭像
    黃糖主

    傳統棉花糖,美式Q版婚禮小物棉花糖、幸福爆爆~甜甜的家

    黃糖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